对1580名订阅者负责,期盼切近人生的好稿,期待作者关注,期待读者回应。
陈建新,湖北宜昌人,1956年8月出生,1978年初离开家乡求学,先后在多所高校任教。
认识张三文/陈建新
王少明教授王少明,男,湖北孝感市人。1953年7月出生,早期就读于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退休前系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音乐美学方向硕士生导师,退休后担任星海音乐学院“赵宋光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音乐家协会会员、音乐美学学会理事,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出版过专著、译著和统编教材十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和音乐评论近300篇。获得过音乐金钟奖首届理论评论优秀论文奖,担任过各种音乐赛事评委,多个国家、省部级艺术活动专家组成员。
金年会体育app下载官网
王少明诗集《南方之歌》
王少明教授从教50周年系列活动宣传画
张三何人?
张三何人?打开诗集《南方的歌——张三的诗》, 谁都可能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我国,“张三”是一个司空见惯的普通称谓。此处的张三,当然特指诗集主人,星海音乐学院教授,我国著名音乐美学家王少明先生。张三并非少明兄的诨名或雅号,而是曾用名。少明兄在家中排行老三,小时候过继到舅舅家不到三个月,因为不习惯而执意逃回。期间曾随舅舅姓“张”(即母姓)名“三”。少明兄很喜欢这个听起来很俗的名字。作为哲人的少明兄,懂得最俗的往往是最玄妙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三”在哲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易经》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形、器,一分为三。《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还具有佛教意义:张开爱的胸怀,拥抱三千大世界。所以,少明兄乐意用“张三”作为他写诗的笔名。
由此可见,张三是一个富有哲学蕴含的人的代称。认识张三,从泛指的人开始。
我与张三相识时间不长, 2019年1月,著名文化学者李明华先生策划运作,组建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广州分院,明华兄任院长,我与少明兄都是副院长,我们两人正式相识相交,迄今五年多时间。但我与少明兄,湖北老乡,既有面缘,又有情缘,旨趣相投。究其深层原因,我俩对于人的理解非常一致,在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我认识了张三。
张三是一个普通人,惟其普通,所以“真”。
少明兄出身农家,父亲解放前受过几年私塾教育,接受了传统儒家经典的熏染,保持着农民的淳朴和乡村知识分子的气节,后来长期担任最基层干部(村级生产大队长),一辈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光明正大、刚直不阿。母亲仁慈、善良,乐于助人,方圆百里的乡亲们叫她“活菩萨”。少明兄年少开朗活泼,顽皮好斗,因打架右腿受伤,留下不明显的残疾。他成长的那个非常的年代,接受的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畸形教育,少明兄带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瘸腿”走进成年。但他继承了父母的优良秉性,一旦从浑浑噩噩中醒来,不断地在“自我否定”中寻找真实的“自我”,让“瘸腿”的灵魂迈开了稳健的步履。
少明兄聪颖好学,小学、初中、高中,成绩名列前茅,总是被选为学生干部。虽然没有读大学的机会,回乡务农,被当时公社管文教的领导看中,安排在大队戴帽(有初中)小学教书。小学初中共有3000个学生,近40个老师。他先教小学,后来教过初中。没有想到的是,入职一年不久,前任校长被推荐工农兵学员读大学,组织上直接让少明兄接任校长职务。那时他刚过20岁,成了全县最年轻的校长。后来由于工作突出,少明兄被当作全县先进典型受到表彰,还作为“特殊”的工农兵学员,于1977年3月,被推荐到华中师范大学政教系读书。所谓特殊,是因为当时已经粉碎“四人帮”,高等学校招生制度面临变革。不仅仅是推荐,还参加了地方统一组织的考试。只不过考试科目较少,题目简单,很容易过关,作为由推荐向全国统考过渡转型的试点。
青少年时代的成长历程,让真性情的少明兄终生难忘,他在诗集中坦诚倾诉(“我本不愿长大”):我本不愿长大/只想一直像个天真的娃娃/无忧无虑地过日子/不去求取什么功名利达我本不愿长大/只想一直单纯得无牵挂/不想像大人那样/城府太深显得那么复杂我本不愿长大/只想一直活在当下/怀着爱快乐地过日子/懒得在比量世界去比“这”和“那”我本不愿长大/只想一直沉寂得像一朵野花/花开花谢由自己/不去当什么花霸讨得一个好价
张三是一个哲学人,经过哲学的修炼,而至善。
大学毕业后,少明兄被分配到鄂西北山区师范学院担任马列理论教师。他先是把侧重点放在政治经济学上,顺应国家正在走向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转移,以为经济学可以带来经济利益,希望一改家族世世代代“一穷二白”的历史和现状。后来发现自己不是学经济学的“料”,对经世济民的知识了无兴趣,倒是喜欢思考一些人生问题,希望心灵能够纯净些,保持本真状态。于是转向哲学,读了不少哲学书。
少明兄勤奋读书的十年,正好赶上了我国思想大解放的上个世纪80年代,各种哲学和文化思潮纷至沓来,少明兄就像一头饿牛撞进菜园一样贪婪地吸收着各种人类智慧的营养。尤其喜欢阅读西方哲学家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萨特、西蒙﹒波伏娃的著作。在“传统文化热”中,接受了传统文化复兴的洗礼,悉心阅读了一些内陆和台湾文化大家的著作。特别喜欢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走向未来”丛书,让他了解很多人文和科学前沿的新知识。当时国内有一份被称为“当代《新青年》”的杂志,叫《青年论坛》,每篇文章都是“思想”的利剑、“自由”的呐喊、“民主”的吁求,对少明兄影响非常大。
那时,少明兄先后争取到了参加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举办的“哲学与现代化”培训班(1984年)、湖北大学“德国古典哲学研究所”举办的研修班(1985年)学习的机会,聆听了周国平、査汝强、姜丕之、汝信、何怀宏、邢贲思、王若水、王雨田等一批著名哲学家的演讲。国内一流的研究德国哲学的专家授课,如北京大学齐良骥、熊伟、张世英教授,武汉大学江天骥、陈修斋、杨祖陶教授等,还有一批年轻学者如邓晓芒、张志扬、陈家琪等。每个人的演讲,都是一道精神的佳肴、智慧的盛宴,让少明兄受享不尽,至今回味无穷!少明兄对哲学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德国古典哲学有了一个轮廓性认识与感悟,从唯理论、经验论到康德主体性哲学,梳理清楚了从柏拉图“理念论”到黑格尔“绝对理念”的逻辑线索。
为了更好地追求知识,进入思辨世界遨游,少明兄考上了武汉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攻读“马哲史”方向,导师是著名哲学家雍涛教授。在导师指导下系统地研读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哲学著作以及其他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书籍,阅读了一些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名作,还有一些古代哲学史和现代哲学、美学书籍。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因为成绩优秀,被推荐为免试博士生,遗憾的是原来的学校不让继续攻博,一定要回学校服务几年。少明兄不得不回原校工作,留下人生一个遗憾。他教授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中西哲学比较》、《伦理学》、《西方哲学史》等,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过近百篇哲学、伦理、政治等方面的论文和评论,出版过《毛泽东和邓小平思想比较研究》的专著。
当年很多听过少明兄讲课的学生所受教益至今难以忘怀,视为人生启航的引路导师,成为忘年交。少明兄在与青年学生的交流碰撞中丰富、完善自我,他不屑于把哲学作为逐名达利之器,耻于迎合某种政治需要委屈逢迎,把能为青年人解疑释惑当作人生善行。“誓语”一诗表达了正直善良的少明兄的心境和抉择:
我不愿在幻相的空间上占据崇高/因为强大的时间会把自己逼得非常渺小
我不愿在现实中像孔雀开屏般绚丽妖娆/却让背后肮脏的臀部在历史上永远擦不掉
我不愿向权势发出肉麻的媚笑/让自己的人格扭曲得像青楼中的老鸨
我不愿在外表上给人的印象显得高傲/却让一堆贱骨在精神的脸谱上发烧
我不愿把本能的欲望当作灵魂幸福的舞蹈/却让真正的灵魂在地狱里倍受煎熬
我不愿让自己的生命撕碎得像一地鸡毛/让每根鸡毛无根地随着风跑
张三是一个音乐人,在音乐的熏陶下,而臻美。一个偶然机会,少明兄得悉地处广州的星海音乐学院亟缺哲学教师,少明兄于1996年底作为人才引进星海音乐学院,教了一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主持过学校科研管理行政工作。也许是由于少明兄在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学养、潜质、底蕴和气质,学院内外很多专家一致建议少明兄转到音乐学领域,他们认为音乐界缺乏搞哲学的人。少明兄来到星海音乐学院后,也深深感到把哲学注入音乐的重要性,创作了一首题为“哲学与音乐”的诗
它们闪烁在精神银河的两岸/像牛郎织女/遥遥相望/秋波宛如银光般灿烂两者都是对方的彼岸/鹊桥不过是梦中相聚的驿站/无限的银河/装不下它们/亘古的爱愿/无数颗星星/都被它们爱的/第一道光点燃它们都以抽象的符号/演绎着最神圣的名字/灵魂爱情/自由自然音乐是感性的抽象/以乐音的形象/比拟生命的往返/哲学是理性的抽象/用思辨的能指/去把世界本体俯瞰/音乐是上界的语言/它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幸福感/哲学用概念作游戏/推动着万能的法轮/在飘渺的虚无中/自由地旋转它们都是神赐的智慧/若不爱它们/魔鬼就会/给我们带来/末日的审判音乐和哲学/在诗的鹊桥/才显得浪漫/爱一次就是一个永恒的轮回/我愿借酒后的诗性/去歌颂它们/天地不老的野欢
少明兄放弃了很多人向往的学校科研处负责人和其他处长职位,转到音乐学系从事教学和研究,他要做一个音乐与哲学这对情人的“月下老人”。小时候玩过民乐如二胡、唢呐、笛子等,但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只能从哲学美学角度切入音乐。他旁听了很多音乐学老师的课,读了不少音乐学、音乐哲学、音乐美学、音乐史和音乐家传记的书,养成欣赏音乐作品的习惯。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出了必修课和选修课近十门,如:“音乐美学”、“中西艺术比较”、“诗化哲学”、“艺术哲学”、“艺术鉴赏与评论”、“音乐写作”等,发表了100多篇音乐研究论文、评论,独撰《神唇之笛》、《岭南乐空中的缪斯》,主编《一代匠哲——赵宋光学术研究文集》、合译合著《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老年 精神 音乐》等著作。其中《音乐美的寻觅》和《音乐不是“什么”——音乐理性主义批判》荣获国家级“金钟奖”和省级奖。少明兄成为国内知名的音乐学专家,担任过各种音乐赛事评委,多个国家、省部级艺术活动专家组成员。他培养的音乐人才,不少已在业界崭露头角。
年届退休,少明兄接受学院聘请担任“赵宋光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赵宋光先生是星海音乐学院原院长,真正的“大师”级学者,美学家、音乐家、教育家、发明家。他德业双修、智慧超人,匠哲并举、学贯中西,涉足的领域,横跨自然科学、工艺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思维科学,被学界称为为“唯一”“不可复制”的“奇人”,在我国学术界尤其是音乐学界,难以找到与他比肩者。著名学者李泽厚是赵宋光在北大读书时的师弟,李泽厚评价赵宋光:“在我的外国的学者朋友中还没有发现一位比宋光更聪明的人”;“宋光是我哲学上谈话的对手”。少明兄有时把赵宋光当“神”,与他对话就是与“神”对话。
少明兄把这一职责看作“天命式”的使命,不要一分钱的报酬。他敬仰赵宋光在学界的地位、影响和贡献,更感谢老人家的信任,有幸在赵先生健在时,少明兄带领学术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特别是举办了“与宋光对话”四季论坛,邀请国内各界学术名流前来与赵宋光先生交流,影响弥深。争取了国家和省级重大课题,推出了一批研究赵宋光学术思想的成果。少明兄本人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及其他专业刊物发表近十篇关于赵宋光美学思想的研究文章。
2024年8月17日,赵宋光先生在广州去世,享年93岁。大师晚年得到少明兄精神上的陪伴,一定倍感欣慰。在此节录少明兄献给赵宋光先生90诞辰的抒情长诗“匠哲颂”部分内容,蕴含着两位隔代学人共同的音乐美学思想。
“立美”是你追求的美学上帝/一个个美学符号宛若天使/各司其职地/把你的美学伊甸园装点得/如此灿烂和美丽/您把哲学美学化/让哲学打上中华美学文化的胎记
您的胸怀澄澈宇际/满脑都是有序的数理逻辑/您有着斯宾诺莎式的爱/也与爱因斯坦和谐世界/共振一个频率/您怀着审美乌托邦的梦呓/也实践着“立美”“数托邦”的希冀/倾其一生/就是为了构建一个/充满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您和您的同辈/托举起“中华乐派”的大旗/用四个支柱打造/敢与西方乐派比高低/您在东西之间/始终坚守着/西用与东体
您的民族音乐形态学的研究/当今之世/无人敢匹/既超越了先人之俊伟/又绍接着年轻后生/策马扬鞭自奋蹄/在当代音乐史上/一定会有您华彩的一笔
您诗化的语言/创造了一种神奇/一当转化为言语/就会像博尔赫斯所言/产生美轮美奂的魔力/它可以腾起火焰/在孤寂的夜空燃烧不息/您手握哲学家的利器/像吕洞宾一样点石成金/自植的灵根/让您在与宇宙冥契中/形上与形下/难分我和你
张三是一个诗人,在诗意中升华,而显贵。
退休之后,少明兄常常感到有一种内在生命之流在灵魂深处涌动,力求找到一种方式表达,他开始以“张三”微名写诗,名之为“张三日记”。退休后的十年,创作了近千首首哲理性、禅悟性、游吟性和情感性的诗,主要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这次出版诗集《南方之歌——张三的诗》,精选了270首带有哲理性的自由诗,并且按照现象学的逻辑编排,是一次尝试。
少明兄自知不是科班出身的诗人,不入诗律。他认为,诗有两种:一是文学意义上的诗;二是生命意义上的诗。后者有如海德格尔所向往的“诗意的栖居”,重在追求生命的诗情、诗性和诗意。
写作此文时,笔者读到新书《南方岁月》登载的著名文化人刘斯奋先生的文章,他在完成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获得茅盾文学奖后,从写作转向书画,主攻“文人画”。他不在意书画圈内是否认可和如何评价,而是“轻描摹而重挥写,轻形似而重神似,轻客体表现而重主体抒发,轻技巧审美而重文化审美”。我以为“张三的诗”亦然!如是观,当下几被讥笑的“老干诗”“老干画”“老干字”等“老干体”,重在自身感悟,自得其乐,启迪后生,何乐而不为之!
我最敬佩和欣赏的正是少明兄的诗意人生,他把人生活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少明兄一生从教,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做人”教育,必須是让人有意思地追求人生的意义。教育人活出人生的故事来,故事越多越精彩越好,每个人的故事多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故事就多。故事越多的人,内心就越強大,就有十足的幸福感;故事越多的国家和民族,民族精神就越强劲,国魂就越雄逸。做人要摆脱世俗的功利性,达到灵魂境界,诗意的栖居,通向神圣的“贵”的境界。
多年前我在《光明日报》撰文,强调大学教育应该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引起一场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讨论,我的观点与少明兄“如何做人”是一致的。
少明兄是一位活的有意义、有意思、有情趣的人,一个有故事的人,一个好玩的人。有段时间,少明兄心事重重、若有所思。问其为何,答曰“为情所困”。一位年已古稀的男人坦言“为情所困”,那是一桩多么幸福、诡秘而又逗笑的事情!少明兄恋杯,年纪大了,只要我在场,会控制他适可而饮。酒醉情酣时,他多次在酒席上朗诵他邂逅初恋后写的诗,这是一种何其真诚、深挚,通达而又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呵!
“悔不该邂逅你”
我从不玩爱的游戏/像瞎着眼的丘比特/把爱之箭/随便射到哪里
那是在青春朦胧期/初恋的心/装满了整整的你/宛如一泓碧水/清沏晶莹透底/
你的妩媚/总是映在我的心湖/泛出道道涟漪/一波一波/奏出纯情的旋律/你如瀑的长发/粗黑透亮飘逸/紧紧地萦绕在/我无垠的心际
你回眸一笑/双颊露出的酒窝/魅力犹如天使/让我流连忘返了/几乎半个世纪
你修长的身体/散发着迷人的气息/我不忍心去亲吻/担心玷污了你的圣洁/蹂躏了你所怀的春意
五十年后/我真不该邂逅你/否则/你永远是我心屏上/千种风情/万个美丽
如今你沧桑的面容/地图般刻满了/岁月苦难的痕迹/我撕碎的心/无奈地只管/不停地抽泣
我不明白/这个世界/何以如此诡异/赶走了多少个青春/毁坏多少个美好的记忆
你质问我/为什么当初/不向你示以爱意/我无言以答/只能问苍天/还有那/不会撒谎的大地
少明兄长我3岁。去年,他步入古稀之年,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广东省文化学会、广州市委宣传部、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等单位和少明兄的学生们隆重举办了“王少明教授从教50周年暨《一代匠哲》和诗集《南方之歌》首发仪式”等系列活动,活动非常成功!我因在国外探亲,未能参加。我只是鼓励并期盼尽快读到少明兄的诗集,没想到他在诗集中多次提及对我表示感谢,并以“著名哲学家”“大咖”相称,愧不敢当!惶恐之余,总想表达对少明兄的感激之情。认真拜读诗集,回忆与少明兄的交往,写作此文,尝试从“认识张三”探求如何做人的哲学内涵。
(感谢王少明教授及其学生提供的资料!)
完稿于2024年9月第40个教师节之际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作者应邀给王少明教授研究生作讲座后合影